阅读历史 |

第61(2 / 3)

加入书签

笑弯了眼:“那就是一千五百二十三个钱,再等两三天,咱们卖豆腐的钱攒一攒,应该就能攒够两千多个钱了,到时把这几天做的水晶脯再带出去卖一些,先去东福楼还上两千个钱,余的钱咱们买些黄豆带回来。”黄豆也是粮食,三家现在自己都要往里买粮,后边情势若是不好,他们自家的黄豆估计也会想当粮食囤着,倒是县里少有人拿黄豆当主粮吃,趁着现在黄豆不提价,桑萝也得囤上一些。沈宁听着七千多个钱过几天就能把两千钱还上,心里松快了许多,脸上也有了笑。

沈安倒是心细,问桑萝:“大嫂,十个一百就是一千,是不是?”“对。”桑萝点头:“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都是十进制。”沈安在心里默默重复一遍,把这个记下了。桑萝看他愿意学东西,想到自己教他们认字的事,问小兄妹俩:“自己的名字这两天学会了吗?”兄妹俩齐齐点头,沈安道:“大嫂,我们写给你看。”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就回屋端沙盘。把沙盘往地上一放,两小只蹲在一边就用树枝笔写了起来,沈安写了再把位置让给沈宁,等都写好了就把沙盘小心移正到向着桑萝那边的方向。桑萝看了看,虽然字挺大,还歪歪扭扭,一个沙盘写四个字,差点叠在了一起,全称不上美观,但还真没有缺笔少画,都写对了。“真聪明,都写对了,只要再常练练,尽量写得端正一些,慢慢就能写好看了。”又问小兄妹俩:“还想学什么新字吗?”沈安早有想法,桑萝一问,他想也不想就道:“想学写大哥和大嫂的名字。”沈宁在一畔点头:“我也想学写大哥和大嫂的名字,再有上回小丫儿托我学一学她的名字再写给她看看,咱们家院外新捡来的那些石块就有小丫儿帮咱捡的。”桑萝默了默,在两个孩子心里,其实还是一直抱着兄长还能活着回来的期望的吧?她没说什么,笑一笑,道:“好,一个一个来吧,沈字你们会,先学写你们大哥的名字吧。”沈烈,她在自家的籍书上是看过沈烈名字的。接过沈安递过来的树枝,把沙盘上原本的四个字抹平,在其中一角写下了沈烈的烈字。简单讲解了一下笔划结构,这才把树枝递给沈安,笑道:“到旁边练一小会儿就行,天差不多要黑了,可以等明天再学。”她自己也紧着多缝几针就准备收手,没做完的准备等明天天亮再做,天一黑下来再做针线就伤眼了。 共穿一条裤子桑萝盘算得很好,这几天做些酸枣糕过几天带去卖。夜里入睡前做神仙豆腐,确实也顺道把下午捡的酸枣给处理了,但天公不作美,夜半就下起了雨。桑萝从睡梦中醒来,先是一惊,后才想到家里屋子盖好了,灶屋也修得够大,酸枣糕做好了已经不是跟从前一样晾在外边,而是晾在灶屋里,天亮才会搬到后院的晒架上。她心下庆幸,真要跟从前一样晾在屋外的树桠上,今天新做的这一批酸枣糕怕是不能要了。雨声太大,沈安和沈宁竟也醒了,沈宁揉着眼睛,懵了好一会儿,意识到外面在下雨,猛一下就清醒了。“大嫂,外边的鸡鸭不会被淋了吧!”说着就要下床,很有想出去看看的意思。桑萝忙拉住,道:“这下可别出去,鸡舍上的棚顶搭得够宽,芭蕉叶也盖得严实,贴地面的那一层还用竹围栏垫高了铺了稻草,放心吧,淋不着的,倒是你要是淋了雨生病了可就麻烦了。”沈宁一听这话,马上老实了。生病很难受,而且他们也看不起病,村里前几年就有小孩子因为一场风寒发热就那么没了的。三人坐在床上,一时都有些睡不着。沈安:“大嫂,下这样大的雨,明天豆腐还能卖吗?”虽说大家把钱都给过来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把豆腐一做,把货一交完事,但有田婶她们怎么卖货呀。桑萝也愁。豆子已经泡下去了,不做的话也不行,泡得太久了就算勤换水豆子也容易坏。倒是可以做成酱干,但酱干只是做起来更费时费事一些,存放的时间并不能久到哪里去,而且,还有答应了许掌柜一早会送过去的五十块豆腐。头一单生意,还是这种稳定每天都有的大单,秦芳娘应该不会失约。“各家应该都有蓑衣,豆腐挑子的话本身有板子盖住,木桶也有盖子,到时候架子车上再用东西遮盖好应该也没事,只是今天这路就难行了。”十里路,桑萝喃喃:“希望天快亮的时候雨能停了,或是小些也好。”看两个小家伙没睡,桑萝让都别想了,好好休息。约莫两刻钟,旁边床上才传来小兄妹俩均匀的呼吸声,也是,这俩孩子昨天因为征租税的事担心得压根就没怎么敢睡,早早起来跟她抢着磨豆腐干活,白天也没歇停,怎么会不困。第一声鸡鸣响起,从听到雨声醒来后一直只是闭目养神并没有睡踏实的桑萝就小心起了床,并没有吵醒两个孩子,自己摸到了灶屋去,点了油灯开始磨豆腐。结果没磨多久,院门就被拍响了,听着外边依稀是陈有田的声音,桑萝顶着块木板子奔过去开的院门。来人只陈有田一人,院门檐下有避雨处,两人就站在那儿说话。陈有田是担心桑萝发现今天下大雨,不知道豆腐要不要做,特意赶早来通知一声的,三家人都拍门通过气了,今儿豆腐照做,男人们会帮着拉车送到县城门口。桑萝笑了起来,道:“有在做了,再晚一点,按平时的点来取就成。”陈有田放下了心,也不耽搁桑萝,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就回去了。回到家里,陈老汉和陈婆子都醒了,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