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2 / 3)

加入书签

全都动了心思,不过陈老太太沉吟:“东福楼收不了这许多吧?”这个桑萝也不敢确定,只能建议:“带去试试?要是收得了更好,收不了的话咱们脚程快一些,赶着几位婶子还在市集里摆摊没出来,送到她们摊子上卖?”“这主意好!”陈婆子一拍板:“那咱现在就走?”乡下人家,这种山里采的东西能卖了换钱的,谁家舍得自己进嘴?陈婆子一说要跟着去,卢老太太也准备跟了:“要是没赶上的话也就是白走半天路,再背回来就是,亏不了。”

四家人里三家都去,施二郎媳妇自然也跟,都不用原路返回,陈婆子和卢婆子两人对路是真熟,带着大家七拐八绕的翻了几座山,居然就给她翻到了往三里村去的那条山边道路上了,而且是已经走了小半的路程。还真是风风火火。半道碰到了一大早送媳妇嫂子去县里的陈有田几人,一人肩上扛着一袋粮。过所还没下来呢,县城他们是进不了的,早上把人送到城门口,看着雨停了,往回走在三里村的杂货铺里各买了一袋粮食正往回扛。桑萝看到他们,忙跟陈有田打招呼,让回去的时候帮忙跟沈安说一声她们去县里卖菌子了,要晚些回。不说一声,她怕那小子见她们几个时辰都没从山里出来,怕是要急得团团乱转。 二哥,县城可漂亮了东福楼收菌子的事,是后厨里于大厨就能作得主的,因为有教菜方子的交情在,于大厨那是格外好说话,桑萝带来的两背篓菌子,除了几朵木耳得晒了才能吃,桑萝挑拣了出来没准备卖,其它的于大厨都作主收了。两大背篓,好几十斤,不过因为有好几个品种,所以每一种也不算多,多的十来斤,少的四五斤,换寻常人家来说这很不少了,放酒楼里那就根本不够看的。东西少了,上个菜牌子都不够费事的。这还真就是交情了,于大厨这明显的照顾桑萝生意。草菇之类的便宜,几文钱一斤,但另几种菇价格不错,最贵的当属乌枞菌,于大厨报的价是十二文一斤。桑萝听到价格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她因为自己特别喜欢乌枞菌,进林子里的时候没少逮着这个捡,所以今儿得的钱还真不少,她和沈宁一人一背篓,几种菇分类上了称后最后合下来有二百八十三文。桑萝笑着说城门外还有几个同村人也捡了些菌子,还有四背篓,问收不收的时候,于大厨爽快的就同意了。“收,当然收,我正嫌现有的太少了,有两三桌点了就得往下撤菜牌。”唤了洗碗的那小子一会儿跟着桑萝一起走一趟,帮着拎一下背篓。……陈婆子一行人因为没有过所,进不了县城,全都伸长了脖子在城门处等着呢,远远的看到桑萝过来,那叫一个激动,老远的就招手了。城里城外的递个东西,城门守卫还是肯通融的,桑萝接了陈老太太和施二郎媳妇的背篓,跟过来的少年接了卢老太太和卢大妞的背篓,一起往东福楼去。一通清理,最后称出来,陈老太太和施二郎媳妇各得了一百九十文和一百四十九文钱,卢老太太和孙女一共两背篓呢,得了二百九十六文。桑萝往前堂柜台结账的时候,把三人的钱分别串了,她自己那一份没要,只让账房开了一张二百八十三文的收据,这钱就算是还给东福楼的了。许掌柜没在,桑萝也不多留,谢过账房和于大厨就提着六个空背篓出了东福楼。出了城门把钱给三家分了,卢老太太笑得是见牙不见眼,因为数她赚得最多。陈老太太也乐呵,笑着道:“这都能买两斗多的谷子了,这一回是托了阿烈媳妇的福。”卢老太太和施二郎媳妇也笑弯了眼,直跟桑萝道谢。施二郎媳妇就差把佩服羡慕四个大字全写在脸上了。“阿烈媳妇,你真有本事,来咱这儿也没多久,连县里的酒楼掌柜也认得了,我从小长在这地界,长这样大,也就进过几回县城,路都记不熟呢。”施二郎媳妇这感慨真心实意,她虽被桑萝一口一个婶子的叫着,其实也才二十四岁,没比桑萝大多少。她从前就觉得桑萝可有本事,比她大嫂还有本事,有心想亲近吧,没什么契机,这难得的今天一起采蘑菇,一起走十里路送到县里来,桑萝还帮着她把蘑菇卖进了县里的酒楼,叫她得了足足一百四十九文钱呢,虽然同行的人里她最少,但这也是一百四十九文呀,施二郎媳妇还没靠自己赚过这样多的钱。她现就觉得自己跟桑萝可亲近了,凑吧凑吧就凑了过去:“阿烈媳妇,我们都叫你阿烈媳妇,我就知道你姓桑,你闺名叫什么呀?”桑萝看她这样凑过来,笑道:“我叫桑萝,家里人唤我阿萝。”施二郎媳妇眼睛就弯了起来:“那我也唤你阿萝好啦,这样亲近,婶子其实也没比你大几岁,就是辈分大些。”桑萝细打量施二郎媳妇一眼,见她大概也就二十四五岁模样,比她上辈子的年龄还要小一些。她灿然一笑:“好啊,婶子就叫我阿萝也成。”后边的路上,施二郎媳妇就叽叽喳喳,一路阿萝阿萝的,就开始给她倒三里村最近的八卦。论起说八卦来,三里村施二郎媳妇号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不是她消息特灵通,而是她说起来眉飞色舞,格外的活灵活现。就这会儿,她跟桑萝和陈老太太几个人学昨晚周村正各家通知粮食涨价的事,道:“我吃过晚食不是在外边消食呢嘛,阿萝你三叔,就沈三,从田里锋过地刚回家,路上就给周村正碰上了,周村正见着了人就正好跟他把粮食涨价还有外边受灾的事说了,提醒了一句让考虑一下是不是囤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