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2 / 3)

加入书签

没差。不,怎么好像还更好了?鸿运楼掌柜的盯了一天,确定了,因为看到了常来自己这边的老主顾往对面去了。做到酒楼掌柜的,都有些自己的手段,他招招手叫来一个伙计,嘱咐几句,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人往东福楼去了。没到一个时辰,东福楼的几道新菜品就直接被从鸿运楼后门提到了鸿运楼掌柜和主厨所在的一个雅间里,呈在了两人面前。

所有菜品都有固定的人送到酒楼后厨,且极少往集市上去的鸿运楼掌柜心里……原来是对面搞大招了。当即让伙计第二天一早去找那什么豆腐去了。那伙计家住得离西市近,就正好撞到了刚和冯柳娘换了岗转到西市摆摊的甘氏那儿去了。找到豆腐,买了二十块拎了回去。鸿运楼当天就上了好几个新菜牌。这事却没完,鸿运楼掌柜的盯上东福楼了,他问伙计:“那什么素毛肚就没见着人卖?”自然是没有的,桑萝供不出那许多货,给的是许掌柜的独家,外边上哪儿找去。她当初倒是先到的鸿运楼,鸿运楼的厨子连她卖的具体是个什么都没听一句就把人轰走了,所以又哪里知道这素毛肚原是先往他们这送的?县里找了两天都没找到这什么素毛肚,为了探这素毛肚的来路,鸿运楼那边开始收买东福楼的人了,捡那最不打眼的收买。那人沾不着后厨,素毛肚是谁送的还没弄清楚,东福楼头一天试做酱干,消息被那拿了好处的伙计就递到了鸿运楼接头的伙计那里了。这才有了东福楼早上出新菜,甘氏中午接订单这一桩。只这两家酒楼,一天就要订走一百二十块的酱干,也就是说,桑萝让陈有田做十五块板子,压根就不够用。陈有田那边自然是没二话,当即就表示加做,加做多少都成。桑萝:“……”她忙让陈有田不用做太多,二十块板子够了。再多她暂时也没本事做出来了。磨豆子是真的累,而且她做豆腐用的不是跟她自己时空用的那种大铁锅,就是陶釜,哪怕已经尽可能买大号的了,其实也有限,家里还做了别的营生,桑萝实在兼顾不来。赚钱过日子是一回事,为了赚钱把自己身体累垮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得不偿失的事情桑萝不干。……家里新添了一口大缸,两块圆簸箕,灶屋里的石磨请陈有田几人一起帮着往外挪了挪,里边留出位置摆上一口大缸,还留了位置放层架。原本建得还算宽敞的灶屋也显得窄巴了起来。两个木头层架,陈有田第三天就给送来了,一个放在灶屋里,用来放黄豆袋子和各种坛子,另一个被桑萝搬进了主屋,用来放那些粮食袋子。三条吃饭用的凳子到这时才终于又回到了桌边。这期间,东福楼许掌柜因为对面鸿运楼跟进上了酱干的速度快得离谱,留了心眼,开了一个洒扫的杂役。自然,桑萝是不知道这许多的。九月二十下了一场连着两天的雨,天显见得更冷了,山里的风吹得穿得单薄的人已经会下意识的缩起了脖子,夜里更是冻人,几层被单布料衣裳的码上去也驭不得寒了,仿佛越过了秋,一下子就跳到了初冬。也是,一进十月,可不就是冬了。只是这边的秋跟夏气候变化算不得多明显罢了。九月二十二,桑萝带着新做好的拐枣糖和酸枣糕又去了一趟永丰斋,这一回带回了三斤多的绵回来,且只花了永丰斋的收入,平日里卖素毛肚和豆腐、酱干的积存都攒在床底下的破瓦罐里,没动。桑萝开始张罗起做绵被了。六斤多绵,她寻思着弄个两床三斤多的,这几天也不用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了,一人一床被子正好,等天再冷些,两床作一床,也能过得冬了。做绵被这活计原身不会,桑萝也不会,最后是陈老太太帮忙做的。桑萝第一回 见识到了古代老太太的全能,弹棉花啊,工具是从周村正家借来的,俩人一起把工具扛回桑萝家的院子里,陈老太太直接就张罗了起来,顺道还带了桑萝、沈宁、陈小丫这三个帮手兼小徒弟。桑萝只在影视剧里看过的东西,从头到尾跟着老太太做了一遍,才知道工序多达十几道。两床三斤多重的被芯,因老太太也算不得多熟手,中午都没休息,桑萝简单做了些饭吃了就又继续忙,直到日头西斜,两床被芯才算都弄好了。前一床桑萝自己包了,第二床老太太看看天色,让桑萝把包被子的被单给拿出来,帮着一起缝起了被子。这时候包被子和现代不一样,并不是那种直接套进去再拉链一拉了事,这时候包被子是一张被面,一张被里,包得齐齐整整再一针一线缝合的,要洗的话也得先拆才能洗。都弄好了,老太太这才道:“行了,都弄好了,你们今晚就能暖暖和和睡了,这些天再攒攒,把冬衣也备上,等冬衣做好了,天再冷点弄一床褥子,一铺一盖,这一冬就能暖暖和和过去了。”桑萝笑着说是,留老太太吃饭,老太太摆手:“不麻烦了,你婶子在家也做好了,你跟着我一道把借来的这些东西给周家送回去就行。”走了一趟周家回来,沈安和沈宁已经乐得扑在被子上滚了,看到桑萝回来,沈宁蹦下床,欢喜的往桑萝身边蹭:“大嫂,大嫂,咱们今晚就能盖新绵被了!今晚不冷啦。”桑萝笑着拍拍小家伙脑袋:“是你们每天辛苦干活赚回来的,咱再努努力,把褥子和袄子也赚出来。”两小只齐齐点头,大声应是,又乐得在被子上滚作了堆。桑萝却是不知道,她和陈老太太一道送弹绵被的工具回周家的时候,被在旁边山上摘菜的李氏瞧了个正着。自两房分家后,李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