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莫道无辜(1 / 2)

加入书签

白术刚回到自己的府邸就接到了纣王下达的旨意,同来的还有德高望重的老宰相闻仲。

对方显然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企图来游说目前纣王跟前的大红人,期望其能劝谏纣王放弃这个‘为赵姬一人而失赵公一国’的昏聩命令。

白术沉默的听完了老宰相引经据典发自肺腑言辞恳切的一番劝说,却只谦逊恭敬的回了一句,“术乃一武将,只知忠君之事,为君分忧矣。”

言下之意便是,他只按纣王的命令办事,纣王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老宰相仍意图再劝,但白术却不愿再听了。

他直接使了一个障眼法,吹出一阵白烟让老宰相陷于梦境中继续对着‘白将军’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他自己则拎上一壶酒,轻松跳上了将军府内最大的那棵树,侧躺在粗壮的树枝上饮酒解闷。

纣王的命令有多无道,他心内一清二楚。那位赵姬姑娘有多无辜,他比老宰相知道得更清楚。

但那又能怎么样?

自他不曾死在千年前的伐魔大战之中,自他拖着伤魂残躯投身这滚滚红尘之时,他活着的唯一目标,便只剩下为妖族复仇。

曾经为了人界苍生的安危,妖族与魔族几番开战几乎死伤殆尽,妖王麒麟更是舍身成仁,可凡界众生又是怎么对待的妖族?

现时人间捉妖者比比皆是,那些努力了几百年才好不容易开了点点灵智的小妖,一旦落在某些自诩斩妖除魔的卫道士手里,下场个个都惨不忍睹。

可是在最初,在人类刚被创作出来时,作为生灵始祖的妖族和古神宠儿的人族因为生活领地交集频繁,一直是互相扶持和谐共处的。

白术仍然能记得,在他还只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山神虎妖时,也曾不慎落于人类捕猎的陷阱,却得到了整个人类村子的细心救助,而后被依依不舍放归山林。

还有如今那位恨不得掀起乱世屠戮苍生的九尾天狐,当初是那么的喜爱人类。他会悉心指点和教导那些想要立志考取功名、或者发家致富的人,几乎只要对方有所求,有恒心有毅力去改变自身境遇,他都愿意耗费自身法力替那些心存良善者保驾护航。

尤其是龙族,向来便神通广大的龙族,一直就是人类敬慕爱戴的妖神。人类多少年敬香祭祀、设庙铸像,就为了向龙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位一统九洲各国的大周天子就自诩其是真龙化身,推崇龙腾盛世。

可这一切,在新任天帝上位后,就都变了。

被贬谪被奴役的妖族失去了灵智、封印了能为、被赶出了自己万年来生活的灵脉圣地。他们被迫沦落人界,飘零逃亡,窘困中有不得已者偷食了人类蓄养的家畜家禽,就被从曾经人所敬仰的山神水神沦落成了人人喊打的妖怪。

其中有气不过就自甘堕落报复且吞噬人类者,也因此成了人类恨不得赶尽杀绝的妖魔。

天道为仁,万物生死皆有其缘。那为什么,现在妖族连生存都如此艰难?同为天地混沌之初所孕育的灵物,为何神族仍高高在上,人族亦可修仙问道,为什么只有妖族的现状这般困顿不堪?

如若天地真的有情,又为什么偏偏就妖族濒临绝境、前途苍茫?

白术凶猛的将酒灌入到自己的嘴里,然后一抹嘴唇,将空了的酒壶狠狠的砸到树下的空地上,发泄那一腔窒闷在胸口处却始终无可倾诉的愁肠百转。

“白将军!“

突然的炸裂声响吸引了正在四处找人的敖乙的注意,他跑到碎裂的酒坛处一抬头,果然发现自己要找的人就在树上,“可算是找到你了,白将军。”

“找我做什么?”所有愁绪与痛苦在听闻声音时便尽数褪去,清透湛蓝的虎目一秒变黑,看向敖乙时便又恢复成了那个冷面肃容如冰似霜的人类将军。

“白将军,我听说陛下又下旨让你出征了?”

“不是出征,只是走一趟赵国而已。”

“哦,那……我可以跟着您一起去吗?”敖乙的眼神晶亮晶亮的,表达着心中强烈的希冀,“我还没去过赵国呢,我在南朱国就经常听茶馆说书,听了好多关于李靖李将军的传奇故事呢!!据说那个故事里的李将军就是如今驻守赵国陈塘关的守将!我想亲自去瞻仰一下他!!”

“……”瞻仰?

白术神情微妙的瞥了一眼敖乙,突然有种扶额的冲动,“敖乙,你还是先回去你师父那继续多念书。虽说这个词可用,但多用于仙逝故去者。李将军至今健在,正当壮年,你用瞻仰这个词并不合适。”

“那……,用敬仰?”

“……”白术默默抿着嘴盯视了敖乙几秒,干脆直接施展轻功从树上跳了下来,然后单手就拎起敖乙把对方拖进了将军府的书房。在把人按到书案上后,又从书架上拿下了一本厚厚的《说文解字》拍在他的面前。

“全书抄上十遍,等你能背诵如流了,再和我提去见李将军的事。”

“白、白将军……”

“这是军令!”

“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