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帝氏后裔(1 / 3)

加入书签

良久,在彼此又亲昵温存了好一阵后,才各自恢复成人身收拾完毕。杨戬看着敖广运用龙王之力将咒文经卷化作烟雾散入空气,突然就想到了一件事。

“广。”

“嗯?”

“敖泛公主当初下嫁的是人界古奚越国的国主?那敖乙身上岂不是也算得上背负一国国运?”

“古奚越国早已亡国,民众散失,龙脉断绝,敖乙也已经算不得国主之子。更何况那十国早已湮灭历史,仇恨无根,九州各国现在的国运与否对他来说,已经再没有一丝干系了。”

“其实……,不然。”杨戬想了想,亲昵的走近敖广,双手又控制不住的缠上自家仙侣手感极好的瘦腰。而后者却难免身体一僵,回头时眼底一闪而过的‘你还来’的惊恐,让杨戬忍俊不禁的就在龙王脸颊上用力亲了一口,才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广,奚越国的国主是不是帝姓?”

“嗯。”

“那你可知,曾经灭十国分封十六国、又自喻真龙降世的第一位大周天子,其实也姓帝。可那位传奇帝王,却在天下太平后,将帝位禅让给了一位他姓诸侯,而后就失去了踪影。据说继位的那位诸侯国主四处派人寻访未果,便规定了这天下共主之位以这种禅让的形制延续。”

为了寻找帝星一事,杨戬很是下过一番功夫去查阅了解这异世九洲大陆的朝代更迭,以及各诸侯国的传承历史,如今说起来便也头头是道:“我有翻阅听闻一些史说传言,最广为流传并获得公认的一种说法是,那位帝姓天子就是奚越国国主与龙族公主所生的龙子,而他之后舍弃帝位,是为了去追寻修仙之途。”

“为了修仙而舍弃帝位的龙子?”敖广神情一顿,随后便摇头对这样的说法予以了否定,“祭坛壁画显示,吾妹敖泛只得一子。而按幼龙出世五百年幼形,五百年少年形,龙身人魂的敖乙如今正好就处于少年转青年的形态,恰好能对上年纪。再加上敖乙身上的祖龙血脉,由敖静亲自验证……,不太可能还有另外一个龙子遗落人间。”

“嗯。”杨戬将下巴搭靠在龙王的肩膀上点了点头,“我原先猜想过也许敖泛公主生有双胞,但是从壁画上得知公主确实只得一子,想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不过,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两种作为野史记载的传闻。”

“哪两种?”

“一种是说这位帝姓天子是奚越国国主的血亲同胞,在奚越国国主娶了龙女后,得遇机缘,离家求道。得道出关时惊闻家国俱灭,便毅然入世复仇。待大业有成后,又飘然而去再归仙途。”

“求仙问道哪有如此容易。他若早已入道,修得仙身,便不能再轻易重回世俗。若是弃了仙籍,卷入世俗霸业纷争,便不可能再复踏仙途。”敖广叹息般的摇头,沉声说明:“如果那位天子已然得道,即使平定天下后又弃帝位出走重修,最终也只能是一介凡人的归属罢了。”

“竟是这样……”杨戬蹙眉,他却是没想到,在异界天人降世磨砺重修极为常见,可根据龙王所言,在此界仙与人之间界限却是如此分明。

“戬,还有一种呢?”

“哦,剩下的这个就比较离谱了。说是奚越国国主冤魂不灭,五百年后转世重生,在平定天下报仇雪恨之后终于得道飞升了。”杨戬说完自己就忍不住笑了。

“……”敖广听了也颇为无语,这或许便是凡俗之人对仙家道途的妄加猜测了。

世人多为能得长生而寻求仙道,却不知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仙者。这不仅需要毅力、恒心、天赋、悟性,更需要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称之为‘仙骨’。有机缘而无仙骨者,必然止步于闻道之始;有仙骨而无机缘者,亦不过比芸芸众生聪慧康健、多添些寿元罢了。

不过……,若是天生拥有仙骨,却也大都非常不在乎世俗的所谓荣华富贵。

敖广手指轻轻一阵掐算,便几乎能够肯定,那位在几百年前就能舍弃天下共主的尊贵帝位、禅让于他人的开国之君,不论他最后有否修仙,十之八九就是一位天生仙骨之人。

“戬,若说奚越国帝氏的血亲同族,我倒是知道一人。帝氏、名浚,他是奚越国国主帝俊的幼弟。敖泛下嫁凡俗之后,曾告知我说让族人送了帝夋去蓬莱拜师。无奈帝夋一介凡人,蓬莱东王公曾与我暗中坦言,此子虽有仙缘,却无仙骨,实为可惜。但看在龙族的面子上,东王公还是留他在蓬莱修习了一年。”

“一年?”

“对,一年。天界一年,按人界来算便是三百多年,至帝夋返俗,怕真是落得一个国破家亡、无家可归的局面。但即使他沾了仙气寿终正寝,亦不过四百七八十年,十国战乱延续了近五百年,那时垂垂老矣的他是绝无可能有此雄心壮志、征踏十国的。我倒是倾向于,是帝夋的后人之一借了他复国的名义,从而兴兵起义。”

“后人吗……”杨戬神目金纹闪烁,心中仔细沉吟。

他于近月奔波各国,四处寻觅帝星。知道了这异界第一任天下共主为帝氏,乃奚越国后人;亦知道这定国号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