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十一 翻案太后做主接状纸(1 / 2)

加入书签

天上的雪越下越大,身后一百多人已经不剩几个,还在咬牙坚持着。

沈云意眼前模糊,头顶落了一层的雪,他紧紧抱着怀中的牌位,染着点点血迹。

周围传来三两声的劝说回去,都面带不忍。

沈云意摇摇晃晃,就在担心他下一秒就要倒下时,又奇迹般的挺住了。

他不能倒。

他倒了身后这些人怎么办?

他倒了,那些冤死的英魂怎么办?

大殿内不知何时已经安静下来,一个个低眉不语,小心翼翼的不想惹怒上面一脸阴云的小皇帝。

僵持到如今,小皇帝心里却是愈发的没了章程。

他猛的站起身来,怒声道:“一个个平时在殿上能说会道的,怎么遇到事儿都成了哑巴。”

“陛下恕罪——”

齐刷刷的跪倒一排。

皇帝恨不得把这人全拉出去打一顿,一天天除了恕罪恕罪,全是饭桶。

皇帝发怒,一个个都藏着脑袋,恨不得把自己塞进缝里,空气都开始窒息起来。

突然不知是谁提了一句“问问太后娘娘”,大殿内沉静一瞬,开始声音更多了。

皇帝放在衣袖下的手捏着拳头,太后太后,除了太后,他难道什么都做不成吗?

“陛下,太后听政多年……”

一个个的似乎都觉得找到了解决方法,更加不遗余力的开始劝谏起来。

皇帝却无法甘心。

“陛下……”

“太后驾到——”

第五雅南一身素衣,批着纯白的斗篷,出现在大殿门口。

“臣等见过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

“谢太后。”

皇帝看着这些日子对着他谄媚讨好的大臣,此时对着第五雅南恭恭敬敬,那是骨子里的一股恭敬和惬意,从中间分开道来,看着他这位年轻的母后,施施然的走近。

第五雅南未曾踏上御阶,小皇帝回过神,连忙走下来:“见过母后。”

他脸色并不好,那些不甘,还有今日的惶恐和怒气,交叠在一起,让他还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五雅南权作不见。

“皇帝可有所决定了?”

“母后……”

小皇帝支支吾吾。

他没有能力在接下状纸后权衡这动荡的朝堂,也没有勇气去承受民心不稳的后果。

第五雅南也没有逼他,只道:

“岭南冤案,皇帝不知旧事,为何不亲自见见那沈氏之子,血溅登闻鼓,以命相博,听听他,他们,要说什么?”

皇帝拧眉不语。

“皇帝亲耳听听他们的冤屈,听听那些岭南百姓的冤屈,再做决断也可,皇帝亲政,一番作为,利于民心。”

第五雅南拍拍他的手,转身。

她后宫妇人,说得多了,现在这些百官感激她,等哪天伤了他们的利益,今日可就变成把柄了。

踏出殿门前,第五雅南顿了顿:“皇帝放心大胆的做,母后在呢。”

“恭送太后——”

第五雅南看着檐下重新积起的雪,神色不明。

画书跟在身侧:“主子,回宫吗?”

“去常华亭吧。”

“是。”

常华亭可见宫门。

少年单薄的身子似要被大雪掩埋,那具尸体的鲜血已经没了痕迹,这些事她一手推动,却在亲眼见到这一幕时,第五雅南涩了眼睛。

沈云意脑子已经迷糊,眼前一片风雪,也已然模糊,浑身上下,没了知觉。

他身子晃了晃。

大概。

坚持不住了。

眼眶里落下泪来。

失去父亲他没哭。

被骂罪民他没哭。

血溅登闻鼓他也只是红了眼眶。

可是他坚持不下去,他的父亲,还有岭南千万冤魂,他身后这些陪他一起的人,又该如何!

眼看着那瘦瘦小小的身子摇摇晃晃,所有人都跟着提起了心。

就在这时,那紧闭的深红色宫门,缓缓开了。

“出来了……”

“出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惊喜的呼声。

沈云意艰难抬首,他看见缓缓朝自己走来的明黄色身影,在宫灯的映照下,似乎看见了那张年轻的脸色来不及掩饰的惊愕。

朝臣跟在身后陆陆续续的走出来,争论不休的文武百官,看着眼前跪着的身影,还有那密密麻麻的牌位时,全都默然不语。

半大的孩子,肩头落了厚厚一层积雪,还在依旧坚持着。

单薄,却又坚韧,还有背负在身上,万千人冤屈的沉重。

让人不忍。

这一刻,在宫内可以说是无忧长大的小皇帝迎来了深深的震撼。

这个少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