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 巷子群(1 / 2)

加入书签

江一韦一直是一个很能忍的人物。在巷子群外的老家,他要忍受人们对他们家的讥嘲,在巷子群,也要忍受人们对他们家的讥嘲。

巷子群外,贫穷是原罪,一个家只要穷了,任何麻烦都可以追溯到这个原因来。譬如在学校里有同学丢了东西,人们最先怀疑的总是最穷的那几个。

巷子群里,好人就是罪。江一韦他们家在老家过不下去,到江城来打拼。还是在这里的一个远方亲戚在巷子群有一处空房子给他们住,否则一家三口可能只能去睡天桥了。然而在巷子群,最排斥的就是这一群不贩毒,不暴力,不打架的外地来的穷光蛋。

他们住在巷子群的外围,向狗皮膏药一样紧紧的贴着江城最大的黑帮集团的本部,小心翼翼的在犯罪和贫穷的边缘挣扎。

傍晚江一韦回到家,和被迎面而来的一条大狗扑倒,一条长舌头和江一韦脏兮兮的衣服亲密接触,之后这条大狗发出了低沉的呜呜声,像是毛都要炸开了。江一韦安抚的拍拍他的头,“没事儿,他们今天还不是很过分,只是踹了几下,我没受伤。”

支撑着站起来,把书包放在床上,从灶台上拿了一杯水喝。之后从灶台下拿出来一个盆和一个桶,他在桶里接过半桶水,犹豫着要不要把水倒进锅里烧一烧,但是他看到灶台边上的煤气罐,紧挨着门,墙上是一片煤灰。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可以用凉水洗了,他想。

于是他便将水接满,拿着自己的毛巾,提到屋外的一个隐蔽的下水道上,那里有一根铁丝围着一张床单,这就是江一韦他们家的卫浴。

寒风萧瑟,江一韦冻的直哆嗦,他快速的洗了澡,之后把衣服洗了,凉在窗户外面,自己穿了睡衣,坐在床上开始做作业。

巴掌块大的地方,仿佛站在中心一伸手就可以够到这个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房间里已经摆了两张一米木板两个长板凳拼成的床,床尾和灶台只有一条过路用的缝隙。

原本爸妈和江一韦一起挤在这个小屋里,可江一韦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他们不想打扰到他学习,于是就花钱在工地上租了一个集装箱住。

由于担心江一韦,还给他配了一个小灵通,有事情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到他们,不过一般不会使用。

江一韦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后,总算摆脱了留守儿童这个称号,和父母一起来这里生活,但是他们工作又苦又累,基本上就没有和江一韦说过几句话,江一韦也很理解他们,不愿意让他们忧心,但是心里最他们也有点小小的怨愤。

可是,这可是他的家啊,他想到这一点心里还是很暖,总比小时候四处流浪吃百家饭好多了。

黑儿是他初二的时候捡回来的,为此还和爸妈吵了一架,这个家如履薄冰,难以承受任何负担。

但是江一韦依然坚持要养它,少年的青春期,江一韦难得的任性一次。那一阵子江一韦几乎要被他们逼疯了,学业的压力,一直被伤害的痛苦,抑制不住的冲破现状的年少冲动。事实证明,这是江一韦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接下来的日子,黑儿的陪伴,渐渐安抚了江一韦的心,也让他成熟理性了很多,以至于没有被他们同化变成一个混混,也没有由于太刚直忍受不了而陷入泥潭,他现在还好好活着,没有被打死,某种程度上,也是靠着黑儿给他的支撑,但它也终将成为江一韦心中的痛。

两年过去,它从一个才断奶的小不点长成一只大狗。看起来比个子不高,长的不帅的江一韦神气多了。有了黑儿之后,江一韦一会到家就和黑儿腻在一起,脸上笑容也多起来了,似乎无论遭受过什么样的伤害,只要有它,心灵就会痊愈。

巷子群表面上都是一样的,混乱,颓败,拥挤。实质上,一墙之隔,你不会知道墙的那一边住着一个多国通缉的连环杀人罪犯还是一个军火大鳄 。

这些人靠着犯罪谋利致富,无论他们在外面有多少产业,巷子群永远是最佳的交易地点和社交场所,也是一块人才发掘的宝地。更不要说在巷子群的中心有一座极其奢华的地下城供各位老板,各方势力洽谈商机。

在巷子群的外围,更多的是打手和拼命赚钱的混混。暴力犯罪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时一枪独鸣,有时百枪齐发。

得益于江一韦家的特殊地理位置——死胡同,每天闯进这个死胡同的人不在少数,江一韦五年来经常听见各种各样的惨叫和哀号。

一般人都在这里直接把人办了,也不善后,江一韦等加害者和受害者都走了之后,才开始收拾自家门前的血迹,有时候有些断肢,主人不要了,江一韦还把它就地掩埋。

第一次的时候,江一韦还很害怕,次数多了,江一韦也就见怪不怪了。就像在学校,已经见怪不怪了不是吗?我还能再忍一学期吗?我还能坚持住吗?

窗外又是一阵惨烈的叫声,将江一韦的思绪拉了回来,是哪个倒霉的麻雀又钻进了笼子,江一韦安抚黑儿躁动的脑袋,示意他不要出声。

江一韦就读的初中是巷子群里面唯一一所中学,这所中学服务于黑道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