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隔绝(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隔绝

这几天网络上一片哗然,因为当局终于实行了物理断网,海底网缆中断,除了登记备案的贸易公司可以使用卫星网络的邮件渠道,对于其她人,所有外网通道一律断绝,这种情况下想用VPN翻墙都做不到了,这就等于把中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起来,而且外面也难以与中国国内取得联系,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深山丛林啊!

这天刚好轮到越漫晶主持早会,她一脸郁闷地说:“如今外网没有了,其实我倒是没怎么翻过墙,然而我特别喜欢看日剧美剧啊,今后外面的新片子是不是也进不来了?一想到这个,心里就很难受,感觉今后的娱乐生活一片荒漠啊!工作了一天之后回到家里看什么来消遣呢?”

早会结束后,越漫晶走回自己座位上,只听办公室里同事们已经议论开了:

“漫晶,你还有心思关心外剧呢,如今粮价足足涨了一半,从前最便宜的米十块钱,如今要十六了,肉和鸡蛋涨得更离谱儿,工资又不断下降,如今要吃顿饱饭都困难了。”

“年都过去这么久了,物价不降也就罢了,怎么还不断地涨价?比过年的时候还高,弄得我以为现在是天天过年呢,然而这可高兴不起来了。”

“肯定是涨价的,这个时候在古代叫做‘青黄不接’,秋天的粮食吃完了,夏粮还没有收获,顶数这个季节最艰难,不过现代社会了,粮食储存技术先进了许多,余粮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基本感受不到这种季节浮动粮价,其实你们看看古装电视剧,这个时候可难了。粮价涨了,肉蛋肯定涨价,鸡啊猪啊之类的都要耗费一些豆粕谷糠的嘛,当然涨价,现在只好等夏收和秋收,大批量粮食下来就好了。”年近五十岁的谭刚扶着老花镜老成持重地说。自从刘振华过世之后,他作为老一辈压舱石的责任更重了。

“呵呵,算了吧老谭,你别说这菩萨话了,夏收秋收真有用,如今市场上粮食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只怕还不够填窟窿的呢,如今很明显,国库里剩的粮食不多了,收了粮食赶紧储存一些,放到市场上一些,刚刚能接上断头,想要粮食降价恐怕希望不大,我只求不要继续涨价就好。”

周君鹭轻轻咳了一声,也加入压阵的行列:“不要这么悲观,你们不看新闻的吗?今年粮食很可能增产的,海水稻大规模推广种植了,中国几亿亩盐碱地,就算亩产三百公斤,也是很客观的产量了,另外还有巨人稻,亩产能达到一吨,所以八九月的时候粮食问题很可能缓和的。”

周柏东终于说话了,他“哈”地先笑了一声,然后说:“周经理你算了吧,不用帮忙维稳了,其实大家谁都没有到吃不上饭的程度,不至于搞出什么事情来的,只不过这物价涨得心里窝火。盐碱地种出来的水稻味道很一般很一般的,至于巨人稻,那新闻我也看了,不但稻谷产量特别高,而且每亩还能出产一吨青蛙,三百公斤泥鳅,真的好像天堂一样啊,让我找到了当年‘亩产万斤’的感觉。就算试验田里能行,这样的产量也是很难推广开的,否则有这样的稻田,我自己先来几亩,到时候吃着巨人稻的米饭啃着青蛙腿再来一盘油炸泥鳅,那日子多爽啊!”

这时小菊很活泼地说:“那些海水稻的口感如果不好,是不是可以做成膨化食品?可能还会有一股海鲜味儿吧!”

她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笑了,周柏东一挑大拇指:“小姑娘够纯洁!”

越漫晶也乐了,小菊可是真的很有想象力,连海鲜味道的膨化食品都想出来了。

至于那个巨人稻的新闻,越漫晶去年也看过的,当时觉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田园生活就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一种浪漫主义在里面,一亩地的水稻产量就够几个人吃,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水产。越漫晶还给添加了一种,就是在水面上放养鹅鸭之类的水禽,正好稻田里杂草可以派上用场,有了自动的除草机了,除草机上还挂着肉,又增添了一种收获。等到秋天的时候,自己就在稻田边摆上一张小桌子,从里面捞了泥鳅青蛙,煎炒了之后一边喝米酒一边品尝下酒菜,田间的小风儿吹过来,不多时就有点飘飘然了,如果附近有一个荷花塘就更好了,自己还可以看荷花。

其实正如同周柏东所说,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很严重,物价虽然全面上涨,然而这些公司白领人员的生活并不是很难,她们还是维持得下去的,只不过这物价上涨的趋势让人已经不仅仅是窝火了,简直是心慌。尤其是食物,这是生物生存的根本,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至于没有水喝的,因此没有食物就是最大的危机。

而且越漫晶是一个很讲究美食的人,要求的不仅是吃饱,而且还要有味道,她相信许多人也是和她一样的,毕竟如果长年吃土豆虽然可以保证不至于饿死,但是那日子实在太悲催了一点,日复一日恐怕最后会吃到想吐,然而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吃,在那样的情况下看到马铃薯简直不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能是又爱又恨吧。

过了两天,这天下午她正在整理这段时间的订单变更单据,微博上忽然有人找她说话,点开手机微博,原来是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