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 壬辰倭乱(2 / 3)

加入书签

否则这经文还真的不好理解,只能全靠蒙,不过后面那句“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自己是真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大概是和生育有关的吧。

而后面那句更有意思了,“天有阴阳,人有夫妻”,用阴阳太极来解释婚姻制度的天理性,这就是将两性关系纯粹定义成婚姻关系,以为是天经地义的,至于血缘亲缘和友情之类通通靠边站,最重要的只有婚姻,事实上即使是性缘关系,其形式也不仅仅是婚姻,情侣、同居伴侣之类都是很不错的,可是却偏偏咬死了婚姻,梅咏雪真的怀疑如果自己说干脆取消婚姻制度,不要说这个年代千夫所指毁弃伦常,即使是在现代,可能也会有人说自己是性别隔离。

因此《黄帝内经》中的这句话就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跟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差不多了。

不过长夜漫漫,读一读这样很古老很古老的书,倒也是很有意思的,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如果读累了能够直接睡在这里就更好了,青石的床铺比外面房屋里要凉快多了。

此时辛彦也是刚刚回到家里,这个时候母亲已经休息了,因此他直接就回到自己的房中来。

虽然战争之中首当其冲的是前线的军人,然而后方的组织工作压力却也不轻,毕竟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辛彦虽然没有听过这句现代名言,然而这种重压他如今却是亲身感受到了。朝鲜的经济已经基本崩溃,几乎所有的作战物资都要从国内调配,包括粮食、武器、被服、药材,等等等等,供应几万大军的长途物资运输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更别说除了这些还要调拨银两,除去正常的军饷之外,作战奖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国库啊!维持常备军的开支就已经占用了大笔的银两,各地驻军还时常捉襟见肘,虽说有中间环节不可避免的损耗,可是军费毕竟是很大一笔钱,不时地发不出军饷来就有人哗变,如今又要应付远征,那银子就好像淌水似的哗哗地往外流,甚至那流的都不是水,而是大明帝国的血,这就是在国家的身上开了一个口子,血正在止不住地流。

一些书生听说倭国居然胆敢侵犯大明忠心耿耿的藩属,顿时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就说要教训倭奴,他们也不看看那钱粮从哪里来,朝廷要加税他们答应吗?正义是有代价的,纸上平倭倒是简单得很,提起笔来就是一篇花团锦簇慷慨激昂的文章,然而光靠骂战是骂不走日本人的,派遣军队那就要真实的硬通货和物资,热血青年是最廉价的,一个个纯属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从自己的父亲去世,辛彦就深知“理想不能当饭吃”,因此对于这种空喊口号不知实务的人一百个腻烦,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夫人温淡云端了一杯热茶过来,很体贴地说道:“相公这一天劳累了,可吃了晚饭么?这就让玉燕做夜宵你吃。”

辛彦有些疲惫地点了一下头,接过茶来喝了两口,揉了揉眉心,说道:“今儿母亲的身体还好么?”

温淡云微微一皱眉:“倒是也还可以,只不过这样炎热的天气,不免苦恼一些。”

辛彦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说道:“母亲向来是个严肃的人,如今天气又热,如同将人放在蒸锅烤炉里一般,她自然更加不好过,若是有些话说得重了,你莫要计较。”

温淡云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虽然不才,也是读过《孝经》的,这么一点点事情有什么可烦恼?”

辛彦也笑了:“我自然知道你都是明白的,方才不过白嘱咐一句罢了。甘先生如今走了,同僚又推荐了一位龙先生,说是医理极为精深的,原本也是读书人,后面才转了儒医,不是寻常江湖术士可比,这两天便请他来看看。”

自己母亲的情形,辛彦怎么会不知道?周氏本来就性子偏急,这几年年纪大了,不但不见缓和,归于老年人常见的慈爱,反而越来越急躁,尤其是夏季的时候天气极其炎热,人便更加焦躁,不要说温淡云,就连自己也挨过几回呛,好在自己一整天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外面做事,如果也像温淡云一样,整天待在家里与母亲大眼瞪小眼,那可就更郁闷了。

温淡云答应了一声,又说道:“今儿妹妹有信来呢,我念给了母亲听,你看看什么时候给妹妹写一封回信?”

周氏虽然识字,然而如今眼睛发花,头也时常眩晕,因此也就不好读信的了,好在家里有温淡云,尽可以把书信上的文字念给她听。

辛彦终究是也记挂辛月仪,便连忙问道:“妹妹信上说了什么?”

“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说一切都好,女儿也很好,让家里人不要担心呢,还有什么天气炎热保重身体之类。”

辛彦皱了一下眉头:“她每一次都是这些套话,她那封信我不用看都能背下来,八股文都不带这么僵化的,莫非除了这些便没有其她可说么?”

温淡云劝道:“想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否则妹妹定然会说的,应该是日子平静,因此便这样如同以往地写了。”辛月仪在那样死水一潭的地方,或许没有什么太多的快乐,然而总算没有悲伤吧?对于辛月仪这样一个简直没有了喜怒哀乐的人来讲,虽然算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