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又见革命青年(3 / 3)

加入书签

,福建啦,两广啦,四川啦,西藏啦,如今来到了陕西,也不知这样的长途跋涉是否就从此停止下来。”

余若荻笑道:“应该差不多了吧?陕北我听说有个叫做刘志丹的,很厉害的,大概就会在那里一直待下去了。”中共核心一直在那里住到一九四九年。

缪素清道:“共产党的队伍能够就此安定下来,倒是也好,本来就是连年内战,几股军队所到之处,双方交战,给当地的民生也带来很大的损失,这可是十几个省都遭遇到的事情。”

罗峰微微一笑:“这又能怪谁呢?本来是好好地两党合作,偏偏要清党,这也算是逼上梁山了吧,便是停留在陕北,只怕也是要不断遭受攻击的,战乱仍然是不能够停止。”

余若荻原本就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偏左的,如今看来,罗峰是比较明显地倾向于共产党那一边,于是余若荻便笑着说:“罗先生是不是看了许多马克思的书?”

罗峰一笑,还没等他说话,梁艺萍笑道:“他确实很喜欢看那些很深奥的书,家里面有全套二十四史的,现代的书除了莎士比亚,便是许多马克思的书,比如说什么《哲学的贫困》啦,《雇佣劳动与资本》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啦,就在去年五月,商务印书馆刚刚发行了一本《资本论》,他立刻就买了回来,还很开心地和我说,是吴半农先生翻译的呢。”

余若荻笑道:“你们也是胆大,现在中央正在查禁这些书,还敢买回来看。”

罗峰晃了晃头,不很在意地说:“反正我们是住在租界,国民党的手再长,也伸不到租界里面去。”

谢芳仪笑着说:“我早就听说法租界的梧桐树非常漂优美,尤其到了夏季里,是一片浓浓的绿荫,很能遮蔽行人呢,免受太阳的苦毒。”

梁艺萍抿嘴一笑:“法国梧桐看起来倒是漂亮,然而那毛毛虫也很让人头痛呢,我都不太敢在那树下走,倘若有一只毛虫落到我的身上,简直要吓得跳起来。”

缪素清打趣道:“所以就应该时常撑着伞,这样便是有毛虫落下来,也是落在伞盖上。”

罗峰:“也好吓人的,遇到几只毛虫掉下来,扑通扑通砸在伞面上的声音好像下雨一样。对了芳仪,下周我们又要在郭先生那里聚会,你可以去吗?”

谢芳仪摇了摇头:“最近事情有点多,所以我就不去了,替我向郭先生和陈女士致意吧。”空间里忙着收割晚稻,还要烧炭,为了过冬天做各种准备,因此自己真的是没有时间,最起码要看住景心。

梁艺萍有些遗憾地说:“大家聚会,你时常便是不能到,郭先生也说,他很希望你能够多写一点稿子,你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新鲜的味道,仿佛窒闷空气中的一片绿叶。其实芳仪,你有没有想过专职写作?如今你的名声也已经起来了,许多人都知道你,爱看你的文章,假如做专职,收入也不会少,而且时间更加自由,大家聚会方便了许多。”

谢芳仪想了一想,说道:“这个事情其实我也考虑过的,虽然自己如今还是写得出东西来,然而毕竟是年纪太轻,对世事见识得比较少,须得多接触一下社会,才能够有素材,所以上班虽然是占用时间,却也可以有一些见闻,所以还是一边上班一边写作,虽然写得慢了一些,不过有秋秋帮忙,我每天回到家里就可以写稿子的。”多事之秋靠文学为生不是那么容易的,倘若将来日本真的占领上海,自己要写些什么呢?

缪素清点头道:“芳仪也说的是,应该多经历一些世事,这样才好写得出来。”

几个人一直谈到下午四点多,余若荻提出留用晚饭,缪素清笑着说:“已经打扰了这大半天,也该回去了,你们也好好休息一下。”

梁艺萍和罗峰也站起来告辞。

送走了三位客人,余若荻将碗碟都捡进了空间,谢芳仪便说:“我来洗碗吧,秋秋这一天你帮忙招待,真的是辛苦了。”

余若荻一笑:“倒也没什么,能看一看当代青年,也是很开心的。”

过了一阵,谢芳仪洗过锅碗之后,洗干净了手,进来对着正歪在床上的余若荻笑着说:“从前在北平的时候,很遗憾没有吃过那里的烤鸭,不过今天的血鸭味道很足啊。”

余若荻笑道:“那是自然,我们自己养的鸭子么,吃起来滋味格外的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