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五章 红日(1 / 3)

加入书签

第四十五章 红日

一月六号这一天,余若荻与姐姐一起来到码头边,送别郭维淮与陈萃芬,陈萃芬全家四口人颇有些萧瑟地站在码头上,码头此时十分拥挤,许多人都提着大大小小的皮箱,肩上背着包袱,正等待上船,一眼望去,面上都是仓皇茫然的表情,毕竟杜聿明将军给人家牢牢困住,眼看要不行了呢。

余若荻将一包食物递给陈萃芬,说道:“夫人,一路上多加保重,这里有一点干奶酪,旅途中倘若一时饮食不便,可以将就顶一下。”

陈萃芬接过食品包,略有些哽咽地说:“谢谢你了,若荻,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一天,如今要离开你们,真的是十分的舍不得。”

余若荻一笑:“夫人也不必太难过,将来也未必不会重逢。”台湾总不至于隔绝了香港吧?

旁边郭维淮对谢芳仪说道:“芳仪啊,你们也好好打算一下吧,看如今的局势,共军攻占上海,也只在这数月之间了。”

谢芳仪点了点头:“我总不信未来竟然会如此之坏,更何况景心马上便要进入高级中学,这个时候离开上海,只怕对她的学业不利。”

郭维淮微微一笑:“确实也是这样,也不必那么急匆匆的,共产党毕竟不同于日本人,还是想要作‘王师’的,上海乃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地方,当年日本人都没有光明正大地在这里弄什么,共产党想来也不至于那样心急,一上台便很厉害,总要有一段比较缓和的时间,你们在这里看一看也好。”

余若荻在一旁暗自点头,要说自己对这段时期的历史,也一直是很好奇的,后世资料非常少,扑朔迷离,如今难得自己就在现场,倒是很可以瞧一瞧,也算是亲历历史吧。根据自己大概的了解,在四九年之后,大陆的门户的确不是一下子就紧密关闭的,张爱玲就是在解放之后重回香港,然后辗转前往美国,所以倒也不急于一时。

郭维淮一家上了船,汽笛声中,客轮缓缓驶离码头,航行向蔚蓝的远海,谢芳仪和余若荻站在码头边,对着远去的轮船挥手。郭维淮是一个比较老派的知识分子,对于那些流行的、颇具吸引力的东西总是格外谨慎,所以在梁艺萍等年轻人看来,他是有些落伍了的,又抱着多疑敏感的心态,总是隔着一层疑虑重重的眼镜看待外界的变化,在中国大地即将天翻地覆大变革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其实郭维淮这一走,损失也是颇重,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之下,房产出售不是很便利,他又是急等要离开,因此少不得要降价出售,还有这么多年来积累的书籍、艺术品之类,都是半卖半送,只有少数珍品才随身携带去台湾,至于大小家具物品,就更不要提了,放弃了在上海的基础,对于他来讲真是元气大伤,在台湾也是要艰难重新开始的。

谢芳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余若荻笑道:“姐姐怎么这样多愁善感?不是留了香港那边的地址给她们?等过两年我们去了那边,只怕要拿到一大包的信。”之前与福尔曼先生的通信中讲好了的,去台湾的朋友,她们的通信都寄到他那里,不必寄往上海,将来自己这边搬迁去香港,再去取信。

谢芳仪微微蹙眉,颇感到有一点为难,虽然对将来也是很有一些怀疑,不过国民党治下的国计民生也是很让她失望,觉得换共产党来干一下,或许也不是坏事情,自己身边自然有人说中共的不是,可是也有许多很有名望的人,都是站在中共一边呢,自己毕竟是才学浅薄,日常之间的事情,或许还看得明白一些,但是讲到这样大的局势,就未必是自己能够评说的,可是妹妹日常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在这里再住两三年,就一定要走的样子,到那时倘若自己以为不必离开,姐妹两个会发生争执吗?会分道扬镳吗?

坐在车里一路往回走着,忽然间黄包车停住了,之前前面聚集了一大群人,举着手臂高呼着口号:“反饥饿!反专制!反独裁!”

谢芳仪目光沉重地望着前面群情激动的这些年轻学生们,自从内战开始,生活就日益艰难起来,妹妹算过的,自从辽西会战开始,到现在五个月内,物价就跳到八十几倍,连大学教授都已经买不起米,更何况普通人,学生们的生活自然也是十分困苦的,倘若在这样继续恶化下去,不必等到共产党进攻,上海也要崩溃了。

到了一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余若荻吃过了早饭,便坐在桌边草拟今晚年夜饭的菜谱,无论社会气氛如何惨淡,每年一次的除夕节总是要好好过的,关起门来自家还是喜气洋洋,下午就要带了菜肉去戴大姐家里一起做饭来吃。各人口味终究有所不同,丁香喜欢吃口味重一点,咸辣之类,宝珠偏甜口,大姐如今牙齿不太好了,食物要软烂一些,阿苹爱吃醋溜的肉菜,自家姐妹不必说了,只是景心极喜欢吃狮子头的,所以必然要烧一个狮子头。

余若荻正在那里涂涂写写,谢芳仪已经取来了报纸,打开来一看头版,登时惊呼出来:“天啊,太平轮居然沉没了!”

余若荻:这件事终于发生了啊,前世听说过一点,不过忘记了具体时间和内容,原来竟然发生在这时,要说自己并不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