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为往昔心惊肉跳(3 / 3)

加入书签

:“也不知哪个烂化发脓的混蛋,背地里嚼老娘的蛆,什么‘教养所’,不就是个牢坑么?我倘若给人关到那样的地方,还能吃上鱼肉?他们抓了我的人,要把我的财怎么办?莫非抄家么?还和我说什么解放解放,老娘现在就挺好的,用他们来把我关起来做解放?当年我快死了的时候怎么不来?”

戴凤叹气道:“罢了,阿香,事情既然过去,便不要再生气了,气恼着吃饭对身体不好,你气性素来就大,莫要伤了身子。”

丁香喘了几口粗气,喝了两口茶水,眨了眨眼睛说道:“以前孩子们给我念小说,说有一个唱大鼓书的女孩子,本来改了去读书,户口上也报的学界,结果又有人来查户口,她叔叔说是唱大鼓书的,有个当官儿便逼着她去唱,那是什么书来着?”

阿苹道:“是《啼笑因缘》。”

余若荻:历史反革命。

丁香斜着眼睛笑道:“啊对,就是这个,没想到啊,我丁香也摊上这样的事情,从前若荻和我说,只怕共产党容不得我们,我当时还不信,如今看来果然是如此,真的是,老娘也要想办法开溜了。”

余若荻一笑:“阿香你稍安勿躁,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地步。”

谢芳仪紧接着说:“是啊,这一次是有恶人要坑害我们,这不是冤情大白了么?不要担心,总会搞清楚的。”

丁香咬着牙道:“等老娘找出那个人来,定然一口一口地咬死他。”

两个多月后,五一节的时候,街上又是有游行的队伍,敲锣打鼓庆祝劳动节,还有人在街上扭秧歌,“呛呛嘁呛嘁!呛呛嘁呛嘁!”余若荻出门取了报纸回来,听到外面锣鼓喧天,她有一点静极思动,很想也凑一下热闹,便走到巷子口看,只见许多年轻人正在那里扭来扭去,身上都披着红绸子,有许多是女学生和女工。

在本地人看来,这种源自陕北黄土高坡的舞蹈多少有些怪,与快三慢三是两种风格,不过随着改朝换代,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舞蹈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很快在大上海流行起来,余若荻倒是罢了,毕竟前世春晚常看到,谢芳仪则很是感到有趣,以为是一种新鲜的气息。

这天的报纸上除了五一劳动节的通稿,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新婚姻法,上面非常醒目地写着:“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谢芳仪看了,精神振奋:“争取了这么多年的权利,如今终于得到法律的承认。”

余若荻细细地看了法条,说道:“如今是女子十六岁,男子十八岁可以结婚,比民国法律各提高两岁,虽然男子仍然比女子大两岁,不过终于提高了两岁,自己和自己比,倒也是好的了。”

五零年真的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六月二十五号,朝鲜战争爆发,报纸上经常通报战局,比如北韩军队三天拿下汉城,然后美帝国主义在仁川登陆,大举反攻,本来还以为不关自己事的,结果到了十月的时候,收音机里便满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

谢芳仪微微拧起眉毛:“又开始打仗了啊,这样一来,物价恐怕又要涨了啊。”

余若荻点点头:“这一次幸好战火不是烧在中国的土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