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暗流(1 / 2)

加入书签

帝后二人走出船舱,湖面上吹来沁人心脾的风,情事毕的二人都觉得被风吹得极是舒爽。但便纵是再好的风与景,二人都是想尽快沐浴一番的。

但站在船头的林氏似乎不觉,尤自一人撑着船,看着那荷花兀自地绽放,等来了赏莲人,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并不是能真正地被欣赏。

她之前思量着,自己不如在帝后二人情事之时弄翻小船,淹死这二人。可想着淹死了又太便宜这二人,她甚至想把帝后二人虐打至死,可她一个小女子却是万万做不到对抗一男一女的,即便是如此泄了愤,找东西趁其不备杀了二人,自己在第二日送补给时也必然逃不过一死,也会连累养育自己的林氏满门……

光熙帝走过来,向林氏要了她手上的船桨,两人合力,很快划回了湖心岛,各自更衣沐浴。

晚餐由湖外派人送上,虽不及平日里在宫内时精致,却也十分清凉爽口。饭后一应物品被收走,湖心岛上的三人再不用在外人面前演戏。

林婕妤有些不确定帝后二人晚上还带不带自己这个电灯泡,直接请示皇后:“娘娘,晚上游湖,可还是要臣妾撑船?”

船在湖中,若是行房事,只消把船用绳索固定在岸边便好,没人撑船也是可行。

“陛下晚上想必是要临幸妹妹吧?”商期容一语双关,在两人耳中,各自听懂了不同的意思。

于林氏,是兑现承诺,允许她承受天恩,如此怀上龙种。

于朱胥,便是兑现晚上让他释放出来的承诺,只是,是释放在林氏的身体里。没有人反对,三人便又行到了湖边。

只是天不遂人愿,到了湖边时,却下起了大雨,三人无奈折返,毕竟船舱并不是十足的坚实,若是雨势太大,便不好了。

泰康宫,董昭容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安河公主来拜见。

董昭容孕后休养得面色红润,身材也远远比之前丰腴动人。

她是太后的侄女,多少也有些太后当年的风采,只是二人心里都是知道,光熙帝对董昭容并不上心,还是在太后的一再提醒下,才应下要在公主满月宴之前归来。

“皇帝这次,带了林婕妤同行,你不是说,她已然失宠了么?”太后喝了口茶,想提点提点这个远不如她圆滑精明的侄女,可能是被她保护的太好了,此时又有公主傍身,此时却是个不识愁滋味的。

或许不生在董家,有个公主傍身,也足够了。可话说回来了,若是没有太后与董氏的关系,这陛下的第一个孩子远远轮不到她去怀,因为在光熙帝眼里,最有资格的,是商期容,其他人,都要往后排。

“芳桦不知……”董氏如实相告,她也不知怎么,这个在她看来空有一身肥肉的林氏最是会魅惑陛下,之前她看不过去和太后诉苦,后来林氏被责罚过也安生了一阵儿。后来更是很久都没侍寝了,却突然成了除了皇后之外,光熙帝选择出游的唯一嫔妃。

即便是林氏之前再低调,如今被带着出行,却是瞒不住了,也是惹了人眼红的。

太后叹了口气,想她当年虽然不是最受宠爱,后宫的风吹草动是尽收眼底的。可是操心操的多却是老得快,所以决定少操心,后宫的事也很少插手。

可是自家侄女的肚子不争气,还一问三不知,还得她去费心。

“罢了,之后孤问问陛下吧,这次叫你来,另有要事。“太后神色凝重了起来。

“姑母请说。“董昭媛把安河公主交给乳母抱着,吩咐人退下,疑惑是何事让姑母叫自己来一趟。

“陛下,可能是要动手了……”太后悠悠道,见董昭媛依旧有些迷茫,耐心解释说:“你父亲差人送来的消息,说是陛下接着出游的时机,暗中做了些调配,也养了些新兵,不过,大抵不是冲着我们董家的……”

董昭媛不解:“不是冲着董家便好,姑母何故烦忧?”

“你知道是冲着谁么?我的好侄女儿啊,你不妨来猜一猜?”太后感叹时光流逝,自己终究是有那一天的,护不了这个傻侄女一辈子,更护不住董氏多少年了。

“……难不成,是冲着商相一家?”董昭媛推测,“我董氏虽在朝中盘根错节,却不沾兵权,不会太惹陛下忌讳。”

“没错,兄长也是如此猜测。芳桦,你还是要想想办法,生个皇子为好,你想想,若是商氏瓦解了,那么下一个是谁?“

太后的话里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意,还好她的侄女并不是那般不长心,只要多提点提点便是。

“芳桦以为,董家会暂时无虞,商氏若是有事,接掌兵权的,多半是新贵王将军。可兵权这东西,太平年间里便是烫手山芋,我们董氏不沾便好。“

“孩子,你以为,商相那老狐狸,不知道这个道理么?”

“那交了兵权便是。”

“交了的话,陛下便是更没有顾忌了,商氏多年为官,让言官挑几处错失,更是被动。不交的话,商氏还能制衡董氏,有商皇后在,陛下也不会太急躁去动手。”

“是啊,陛下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