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回国(2 / 3)

加入书签

好少中国人去吧,在外边有没有让外国人欺负?”

任兆鸣笑道:“我人高马大,一米八几,哪里轮得到人欺负?”

几位叔伯做了一世中国菜,一些西餐经典菜色虽然也会做,但没几位是精通西餐的,都东一句西一句地问他法国菜有什么门道没,任兆鸣便一样一样地给他们讲起来,sweat、deglaze、bain-marie、confit……他留学时学厨极辛苦,实习时也是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二点回,一天冲三四条咖啡精下肚都有的,回了宿舍当然倒头睡大觉,同那位中国舍友一个月都讲不过十句话,舌头时英时法,就是不沾中国话,一时竟想不出这几个词要怎么用中文说出来。他讲得比手画脚,那几位师傅听得一头雾水,直到旁边传来一声轻笑。

“是煸炒蔬菜,用高汤冲锅底,水浴加热和油封吧。”

一个与任兆鸣一般大的年轻人提着一袋水果入门,从银蓝的夜里走进来,正好踏在市电台二台晚间播送的轻音乐上。这个年轻人穿一件白衬衫和一条凡立丁黑裤子,蓄半长发,扎成条墨浓的马尾,更衬得面颊石膏像似的雪白。他眉毛细而青黛,眼尾微微向上吊着,白的面容乌黑的眉眼,白的衣黑的裤,仿佛黑白的水墨、古典的素描。任兆鸣登地低下头去,不敢看那张美丽慑人的脸,红木沙发很宽,他却顿觉自己长手长脚无处安放,只低低地道:“穗生哥,你来了。”

陈穗生同几个前辈打过招呼,便走到沙发前,在与任兆鸣挨得近的一处坐下——他敬那几个叔伯一声前辈,可如今福慧轩掌厨的人是他,他欲落座,便有一人挪了位,将挨着任兆鸣的位子让与他。陈穗生点点头向那人表谢意,便转过脸来向着任兆鸣,他平日里与人亲近,总笑笑的,还未开口,眼中先粼粼光闪:“听师母说我们阿鸣过几天便到福慧轩帮忙了?到时候来厨房,穗生哥带你。留洋四年很少做粤菜吧,我从头开始教你,这两年我在店里想了许多新菜色,都不是那么易做。”

陈穗生当厨师长一年,的确往福慧轩菜单上添许多新名堂,肠粉配葡汁,掌翼煲加了金蚝花胶,雪葩、芝麻卷、蛋白杏仁茶云云甜品也换了做法,几个功夫菜更是工序越改越精……但一旁的几个叔叔听了,只道:“鸣仔人聪明,读书叻,不是念了个什么什么食品科学的学位吗,都在大学里学了,肯定一两日就学会啦。”

“李叔,食品科学不教做饭,我们在里面学化学的,学什么美拉德反应三羧酸循环……”任兆鸣听了,哈哈一笑,“从前爸爸不让我当厨师,硬逼我去读书,我大学就选了这个以为能做饭的专业,结果进去天天做实验。”

“当初你阿爸想等你读多几年书再决定要不要进厨房嘛,其实你都念完了大学,大可不必还来当厨子,在厨房做工又苦又脏,我们这些做厨师的都是些没什么文化的人,你看,刚才你说那几个洋文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李志仁喝了口茶水,念起年轻学厨干过的许多苦活来。

“但我觉得烹饪很有意思。饮食百味,人生也百味,烹饪在我眼中是一种艺术,”任兆鸣从陈穗生买的水果中挑了一只番石榴,切开了来,慢慢说道,“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爸爸做菜,一开始我只是觉得爸爸好威,赢过那么多奖,可渐渐我便觉得一样食材能在爸爸手中千变万化,太神奇了。再大点我就看穗生哥做菜,穗生哥做菜就像奏音乐那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他说着说着将几瓣番石榴逐瓣分人,说到美感二字,手颤一下,偷眼去看陈穗生,将最大那瓣递给对方。陈穗生似是在思索些什么,沉浸在自己思绪之中,直到那瓣番石榴递到眼底,才回转过神来,笑笑,接过了。

“明天我中午得闲,你来店门口,我带你去美利权吃冰。小时候我们最爱去的。”陈穗生许是方才走神,压根没听清什么奏音乐什么美感,只接过番石榴吃了,没头没尾地说明天要带任兆鸣去冰室吃雪糕。

美利权与福慧轩同在北京路,离福慧轩很近,是太平馆专门卖冰的小铺面,每每盛夏,店内便沁出片清甜的凉意,最招牌是炸雪糕,外热内冷,蛋奶味甘芳浓郁。且那一客炸雪糕抵他们儿时一星期零花钱,是孩童难得的珍品。任兆鸣怎么也忘不了从前二人好容易攒齐了雪糕钱,各持一枚光闪闪的金属勺,分吃一客冰的光景。

周围有人起哄道:“少东在法国肯定天天吃哈根达斯啦,回来还看得上美利权?”

说这话的人心直口快,讲些玩笑话而已,要九曲十八弯地计较才觉他在暗讽陈穗生还拿间小小的冰室当个宝,亏得陈穗生并不计较,转头向任兆鸣笑道:“真的吗?你看不上美利权啦?”

在法四年,任兆鸣肯定也去过那些冰淇淋名店探味,老店Berthillon、Glace Bachir,新开张的Terre Adelice……但他一见到陈穗生便紧张,眼下竟也听不出人家在说笑,只急急忙忙地要向穗生哥证明自己还是最怀念同他一起吃过的东西,连连摇着头:“没有,我在外边一直记挂着以前和你吃的炸雪糕。”

“那你明日中午来福慧轩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