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 夫复何求(1 / 2)

加入书签

除夕的前一天,两人紧赶慢赶终于进了苏城,两人一路上鱼水两欢,马车上韩纪轻轻抚摸着孟春和肚子,孟春和问道,“纪哥哥,你什么时候回亰?”

韩纪亲了亲他耳垂道,“春和,你一喊纪哥哥,我就想在你里面。”

孟春和推他道,“还闹,你过了元宵还在苏城无所事事,世伯知道了非大鞭子抽你不可。”

韩纪抱住孟春和正色道,“我先在苏城备考,三月中旬春考前才上亰。这些年都没回过宁亰,现在回去了免不得要走访和接待亲戚故旧,实在分不开这个身。”

到了中午时候,车马来至孟家大门前,孟春和一揭开车帘,看门阿伯又惊又喜,一边欢天喜地把人迎进去,一边派门前童子去老爷那先行通报。

孟春和拜见过双亲大哥大嫂,便向众人介绍韩纪,“这位是韩金错韩大人的公子韩纪,纪哥哥因进京赶考,故与儿子同路归来。”

韩纪一一拜见过众人,又送众人许多见面之礼。孟老爷看韩纪一表人才,谈吐有致,便十分喜欢。听儿子说韩纪一个人到的苏城,便再三地把人留下过年。

转眼韩纪已在苏城住了一月有余,他在年初就辞了孟家,回到自家在苏城的宅子住,每日只是勤学苦读。

孟春和在韩纪搬出去自己也找了个借口搬出来了,孟老爷道,“春和,你有空多去看看韩公子,他一个人在苏城有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家能帮就帮。”孟春和忙点头答应。

这天风和日丽,韩纪正在书房内看书,孟春和在书房外的花园凉亭上翻账本,查看自己过去几个月进账多少。他原来的贴身小厮,现在已是他铺子中的主管伙计云海,正站在一旁候着。

韩纪出来看见,笑道,“我的小财迷,又在算自己资产多少啦。”

孟春和把账本递给云海,云海识意躬身退出去了。长安忙也跟着出去,留下云海在别院吃过茶食才送出大门去。

“在人前也没个正经,今天这么早出关?”孟春和站起来道。

韩纪抱他道,“我怎么不正经了?你不是小财迷?还是你不是我的?”

孟春和道,“你懂什么,做我们这行一不小心就要亏大钱。”

韩纪亲了亲孟春和,笑道,“这云海都算你关门弟子了,人又聪明谨慎,还模样俊秀,你这做师父的还有什么不放心。”

孟春和得意道,“那是,云海是个懂事能干的。”

韩纪看他洋洋得意的,伸手点了点他鼻子,道,“那我们今天就不捣鼓生意经了,今天花朝节,我去换身衣服,我们去郊外走走。”

二人骑马到了郊外赏花阅柳,十分畅怀。孟春和的几个朋友正在如茵草地上玩蹴鞠,看见两人,忙招手唤二人加入。

二人玩过一场,又辞了友人登船赏浩荡湖光,长安在船上层摆设酒食点心。

离岸不远,孟春和望向岸边,问道,“韩纪,那位夫人刚在蹴鞠的时候就在山坡上看着你,现在又在岸边望向这边,你可认识她?”

韩纪惊讶,道,“刚蹴鞠时这么多人你都注意到,她是我母亲。”

孟春和把手伸到韩纪袖子里握住他的手,问道,“那怎么不跟她说两句话。”

韩纪回握孟春和的手,道,“她是我母亲,这么多年没见,她突然见着我,想多看几眼是人之常情,但与我相认,恐怕有碍她如今家庭幸福。”

“那你怪她离开你父子俩么?”孟春和问道。

韩纪笑向岸边回道,“不怪,她也是有许多不得已。阿爹也说母亲生我时受了不少苦,她不欠我的。”

孟春和让长安去下层吩咐船家泊岸,向韩纪道,“我去跟她借点茶叶,她肯借就必定吩咐婢女回去山坡那边拿,我就邀她上来一边吃点心,一边等,她若肯上船来呢,你们就说两句话。不肯也没什么。”

韩纪捏了捏孟春和手在他耳边低语道,“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孟春和脸上含羞,瞅他一眼,笑道,“我就是看在那些金银珠宝和青石街上商铺、房子的份上,也要替你想个法子。”原来韩纪年后便把自己这些年挣来的银子大都转成房产和财物过到了孟春和名下。

孟春和初时还没发觉,等到发觉时,韩纪道,“春和,如今虽是太平盛世,但我要有个三长两短,我的东西到时想留给你也难办了。”

孟春和带着韩纪母亲郭夫人上船,韩纪一见母亲,心内思绪翻涌,过来搀扶着郭夫人在主位坐下奉茶,叫道,“娘,您老吃茶。”郭夫人接过茶,不禁落下眼泪来,一边拭泪,一边道,“纪儿,你都这么大了,娘对不起你。”

孟春和悄悄退到下层去,等到韩纪送母亲下船,他才跟着去送。郭夫人从怀内取出一满绿翡翠手镯递给孟春和道,“春和,这是韩纪奶奶当年给我的,虽不是韩家世传的物件,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孟春和看了看韩纪,韩纪接过来替他戴上,道,“娘给你,戴着就是了。”

两人等郭夫人婢女过来,接过茶叶,孟春和谢过郭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