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晋王妃(1 / 2)

加入书签

爱子病重,身为母亲的王妃不仅没有关切照料,反而一脸冷漠和嫌恶,这根本不符合她平日的表现。

“一开始以为我看错了,没放在心上,可是没多久,王府突然换掉了世子身边的所有人。只要是贴身伺候的,全都发卖出去,唯独我,王妃念着旧情,只将我被赶出了京城,一辈子也不许踏足。”

“我知道的也就那么多了。”金玲担心沈长留出尔反尔,不安地看着他。

“你说之前的世子喜甜?”沈长留问。

金玲仔细回想,再三确认无误才点头,“十分爱吃甜食,小时候还因此牙疼过。”

沈长留听完她的话,心瞬间沉了大半。

他不喜甜,甚至对一些甜食有癣反应,过度食用,身上会红肿起疹。

一个贴身伺候的奶娘,都知道自己的主子什么脾性什么爱好,晋王妃作为亲生母亲难道还不比一个奶娘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我知道了,你且先回去吧,答应你的事,我会做到。”沈长留让墨雨将人送走,独自一人在书房坐了许久。

自从失忆以来,他已多次被骗,这让他逐渐学会了警惕,为了更客观地看待这件事,他不得不从旁观者的角度更理智去推敲金玲话中的信息。

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就算经过时间的积累,那些爱好和习惯也在不经意间透露。

原来的裴钰章,跟他的习惯截然不同。

他不喜欢热闹,也不擅长讨人喜欢,对甜食避之不及……无数次自欺欺人的谎言好像在这一刻破碎。

沈长留长叹一声,一手撑在桌上扶额,紧闭双眼。

晋王妃为何会对刚刚找回的孩子产生厌恶和冷漠,并非无迹可寻。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的裴钰章失踪了,晋王妃因失去亲子的悲痛而无法接受现实,于是她日复一日地去寺庙祈求,结果却意外带回了一个与自己亲生孩子长得极其相似的人。

这个跟裴钰章长得相似的孩子莫名其妙出现在晋王妃去拜神的路上,已经不能用缘分或者巧合来解释,很明显是被刻意安排的。

如果他就是这个孩子,被晋王妃带回去的可能性很大。

或许一开始因为关心则乱,晋王妃真的错了人,但在那个孩子病榻前日夜相伴的那几天,足以让她冷静下来。

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习惯爱好,这个人都与原先的裴钰章不符。

晋王妃终于明白,找回来的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在无法接受的同时,她也无法割舍。每次看着他,就会想到自己孩子的生死未卜,而这个冒牌货却得到了她的精心照顾。可能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她只能将这个人留在身边,以缓解失去爱子的痛苦。

直到王府发生变故,亲子失踪,晋王身死,她所有的希望都只能寄托在这个冒牌货身上。

养育了十几年,当亲子回来时,她自然舍弃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这个猜测合乎情理,也能解释许多事情,但终究只是猜测。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取证。

现在他基本确认自己不是裴钰章了,也算是解开一个心结,但他从何处来,又是谁,依旧没有答案。

也许,他该找机会去拜访一下晋王妃。

说是那么说,让他真的去,又放不下面子和身段。

他失忆前似乎与晋王府闹得十分僵硬,再加上晋王府还欺辱过江琉影她们母子,凭心而论,沈长留对晋王府没什么好印象,刚回来时,他对这些“亲人”有过几分期盼。

在受尽冷眼和漠视后,对那些人也就没什么期待了。就算他厚着脸皮上门拜访,那位晋王妃估计都不想见他。

沈长留只能暂且按耐下这份心思,再等合适的时机去寻晋王妃要个答案,反正他已经等了太久,也不在乎多等一段时间。

……

下个月宫中有外国使臣来访,偷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整个礼部上下为了这个事忙得团团转。

六部之中都说礼部最清闲,实则不然,他们管得也不少,当天的歌舞乐礼、人员调动,外交事务,以及测算当日吉凶良辰,皆是他们要管的事情,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沈长留作为尚书副手,更是执行负责人,要统筹那么多事,还要跟其他六部的部门接洽,不是容易事。

“唱曲的,跳舞的,管乐的,教坊派来的都齐了,正抓紧排练着呢,保管当天不出错,这是当天要表演的舞曲儿,您过目。”教司坊乐府的管事笑脸盈盈递上名单和目表。

这可是一等一的好事,要是他安排的人被选中了,在当天大放异彩,这功劳和赏赐还少么,更重要的是这是难得扬名的机会,名声打出去了,以后不愁没有人花重金聘请他们乐坊。

沈长留眼底乌青,接过名单道,还没来得及看完,又有人来报,“侍郎,工部那边派人来说,搭建的文台已经完成一半,请侍郎前去观望,若有什么不妥的,也好提前修改。”

“张侍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