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2 / 3)

加入书签

三张新席。绵眼下还没处买去,请了周村正媳妇一起帮忙,把家里的旧被子翻出来把里边的绵花重新弹得松软了絮了几床垫被,换上了簇新的被里被面铺陈好。初十一早就杀鸡宰兔子,沈烈和陈大山一帮人一大早还进了趟山弄到了两头野猪,摆了十六桌的流水席,谢乡亲们这几个月来帮忙盖房。这一天肉和菜是真的管够,且让乡亲们举家都来。三个月,周边的乡邻每家少说一两个人来帮工,最少的都帮了足有十多天,邻里间帮着建房子,那是一文工钱没给过的,这一天可不就得尽全力招待。王茂林让和沈烈同窗的六弟来贺,后边管家领着家仆挑了几担的礼,有细布绸缎,也有眼下买都没处买去的丝绵,禇其昌也到了,领着个小厮,挑的也是随的是十两的红封,州学里平日和沈烈还算相熟的今日也都到了,和先奔着去坐席的乡亲不同,这一伙人直奔着那凉亭中的圣旨碑文去的,十几个读书人,和负责接待他们的魏清和、王云峥、沈安几个在亭中足逗留了一刻多钟,这才往主屋厅堂去坐席。要不是圣旨和圣上墨宝是单独供着的,甚至想再去看一看圣上墨宝,沾一沾那龙气。当然,有没见过的桑萝的,其实还挺想见一见沈烈这位娘子是何等人物的,不过这个却是白想了,桑萝如今双身子,家里今天进进出出的人实是太多了,不乏带着孩子来吃席的,她哪敢出来,听陈婆子的,老老实实在房里呆着呢。等席间开始上菜,先时还好,里头这两桌人里以沈烈同窗居多, 靠山禇其昌打量里边这两桌宾客神色,寻常小富出身的只是好奇没见过这东西,但王六爷、几个林家子弟,还有一两个虽不算大族,但家中颇有资财的显然都认出来了。禇其昌观王六面上也带出了几分诧异,有些好奇,和大兴庄接触得多了,许掌柜是王茂林手下原祁阳县东福楼分号的掌柜他是知道的,包括眼下歙州东福楼眼下也装潢一新了,似乎是还在找厨子,眼看着也要开张了。所以,王家也不知道沈家会做这黎祈?王家人还真不知道,当年桑萝做豆腐,每天的量实在是少,加上祁阳离着歙州不算近,并不好供货,当然,最要紧是,许掌柜也根本不知道黎祈这东西的特殊性。郑家的座上宾,可不是许掌柜这样一个酒楼掌柜当得了的,所以许掌柜自己都不知道他在祁阳县东西两市发现的两文钱一块的豆腐会有什么了不得的背景。

当时考虑到远程供货不易,且那时世道已经乱了,帮着桑萝买粮时又知道桑萝也是小门小户,一个小娘子带着个小姑子小叔子过日子,这样的小娘子手上捏着好几个方子,做点几文钱一份的小生意……虽则东家也不是那恶行恶状的人家,许掌柜到底生了几分慈心,不想给桑萝弄出什么麻烦来,索性就没往歙州报。所以王家还真不知道。待到沈烈回来这边席上,便有同窗笑问他:“沈兄与郑家交情不错?”沈烈先时没反应过来,“哪个郑家?”那同窗把眼往桌上一瞟,笑道:“黎祈都在这桌上了,还问是哪一个郑家?”禇其昌忙接过了话来:“诸位有所不知,这与郑家却不相干,原是沈家自己就会做的东西,咱们圣上嘉奖的这位桑娘子可不是小户出身,出自东郡桑氏,与咱们刺史夫人算是同乡。”然后三两句把黎祁在歙州一带只郑氏有的事与沈烈说了。沈烈在州学读书数月了,对歙州的情况也算是颇为了解了,自是知道郑氏的,只从来不觉得自家会和郑氏有什么牵扯,所以同窗提的郑家他一时根本没往那一处关联。如今听禇其昌三言两语把其中关窍与他说了,他才知同窗说那话的原因,倒也还稳,既不见惊慌,也未见自得,只笑道:“是吗,那也是巧了,那你们正好尝尝,这东西趁热吃味道更好些。”说着就坐下,招呼大家开席,又说眼下各处粮食都是奇缺,也买不来酒,有宴无酒,招待不周让大家多担待担待。他这般平常处之,倒叫在场一众同窗更高看沈烈几分,且刚才禇其昌那话里透出来的东西可耐人寻味了啊。他们从前只知桑氏献犁得了圣上嘉奖,未曾想这桑氏出身竟也不低,尤其一句与刺史夫人算是同乡,这话从禇其昌嘴里说出来,显见得那桑氏与刺史夫人交情怕是也不差。有心细的更是发现沈家这屋里的墙面比之他们见过的也不同,格外的白且光滑,似王六和林家子弟一看就门清,独家的方子,他们两家的都比不上。这天下掌着各种方子最多的是谁?世家。因为传承这种东西靠文字、靠书籍,而收藏着最多书籍的其实就是世家。寻常百姓别说接触书籍,连识字的机会都难有。一顿乔迁宴,沈烈这一众同窗对沈烈,对沈家,对沈家这位如今声名极盛的桑娘子又都重新做了一次定位。沈烈等把客都送走了,才把这事与桑萝说了。桑萝倒是不怵,豆腐方子在一部分世家手中她是早就知道的,对大世家而言,他们有无数类似这样的小方子,豆腐方、点心方、胭脂方、香方等等等等,不计其数。这和造纸术那样利益相干的东西不同,这些小方子更多只是给他们的生活增色,给家族增底蕴,真正的大世家不会把这个看得特别重,尤其豆腐这样成本低廉的东西,拿出去经营,那些个大世家怕是还会觉得自跌了身价。百姓里真有人会做个豆腐,世家还要扑杀了不成?不过握着豆腐方子的世家歙州就有一个还是有些出乎桑萝意料的。沈宁是知道她大嫂等入秋黄豆一收成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