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2 / 3)

加入书签

了桑萝的手:“这叫我怎么谢你。”郑大妞也激动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欣喜。沈宁端着茶进来,见这场面,就看了她大嫂一眼,桑萝道:“京里不是准备开铺子吗?我看你大妞姐上进肯学,每天夜课都上着,识字算术都会的,问她愿不愿跟我们上京,到京城的铺子里做事。”

郑家母女二人看桑萝一眼,眼里带了几分感激。沈宁一听是这话,笑了起来:“是,我和大嫂都准备到京城后找找铺子,大妞姐你愿跟着去吗?只不知京里铺子好不好找,怕是要等一等。”“愿意,愿意,这样好的事,怕什么等,多谢娘子照顾我。”“行,跟陈阿奶说一声,粉丝作坊的工钱先结了,回去收拾收拾,初八一早来同我汇合。”……八月初八一大早,大兴庄里新上任的车夫暗九、暗十、暗十一赶了两辆马车往庄外行,后边是要进京的沈家人和背着包袱的魏清和、王云峥舅甥二人,整个庄子的人都在相送。当然,还有跟在后边背着包袱的郑大妞和郑家一家人,以及听到信陆续正往这边来的冯大郎、冯二郎、甘二郎、东哥儿兄弟和交好的周边乡民们。到这一天,陈婆子还是掉眼泪了,桑萝搂住老太太:“阿奶,等阿睿该开蒙的时候,你就进京城来,真的,我给你留院子,让阿睿跟阿窈、谦宝一起启蒙。”陈婆子也不管什么了,抹着眼泪直点头:“行,我一定去京里看你。”这边各家说话,后边沈银、沈铁跟沈安走在一处,兄弟俩不时伸着脖子往庄外瞧,满脸的焦急:“我哥怎么还没回来?说好昨天就该回来的。”沈安安慰:“可能有事耽搁了,放心,没这么快的,一会儿还会有乡老送行,还有不少粮车。”话是这样说,他自己也直往外瞧。就要往京城去了,要是这会儿没见到沈金,不知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沈安说得没错,第一次贡举上京,送行之人颇多,加上要运贡物,在城里就折腾了小一个时辰,车队这才开始出城。范妃娘临盆在即,曾子骞不敢远走,这一趟是让何长史带队进京。他自己这会儿送举子出城,不过说是送举子,却是陪沈烈在队首边走边说话,还递了张名帖给沈烈。“进京先往我家里去一趟,春闱在二月,还有好些时候做准备的,让我祖父给你开开小课,我祖父知道你的。不用不好意思去,只叫弟妹多做些她拿手的吃食,我祖父保管乐得你每天过府。”老爷子上次听陛下说让桑萝进京,那是盹都不打了,在朝上还装着点,下朝问他的第一句话是:“给我捎大兴庄特产回来没?”沈烈笑着拱手相谢。队伍后边一点,范妃娘挺着个挺大的肚子也来送行,挽着桑萝好生不舍:“你先进京去,我这大着肚子是不方便去哪了,我家三郎明年应该能回京,届时咱们还能在一处热闹,还能叫你看看我家珩儿。”桑萝这一进京,沈烈是留京没跑的,皇帝不可能放人外任。曾三郎嘛,托桑萝的福,这几年颇有建树,明年有望回京,他们夫妇二人若回京,在太原老家的长子自然也会接过来。桑萝早从范妃娘口中听过不知多少次珩儿了,笑着道:“那可好,我就在京中等你了,城外人多,你与钟嬷嬷这便先回去吧。”没让范妃娘再送。……歙州城外,眼下确实聚了不少人,许多听说桑萝今天走的乡民都放下手中活计聚到了城门外的官道两旁了,来给桑萝送行的。要说歙州乡民最大的运气是什么,一是有位好父母官,二是与桑萝为邻。桑萝推广的各种法子,他们都是最先受益的,而这些乡民中,更不乏当年在深山里就得桑萝教的本事和大兴庄帮扶才活下来的。送行的队伍极为壮观。陈大山、许文庆和沈金一帮人便是这时堪堪赶了回来,沈安远远看到,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遥遥招手:“小金,这里!”后边跟着的就是沈银的声音:“哥,这边,这边!”沈金是奔过来的:“大哥大嫂,小安,阿宁,我们路上遇事耽搁了,我差点以为赶不上了。”这几年早成长了起来的小金,看着沈家两辆马车都装备好了,却是一下子湿了眼。沈烈拍拍沈金脑袋:“好好照顾自己和小银小铁,商道走通,早日往长安来。”沈金点头:“会的,明年,明年我就能带小铁去看你们。”阿窈和谦宝现在已经会走路了,看到沈金也知道认人,在桑萝和沈安怀里还一蹬一蹬朝沈金伸手,尤其阿窈,蹬起来劲儿大得桑萝都有些抱不住,嘴里还能含含糊糊喊叔。婴语,其实含糊得很,但沈安、沈银、沈金、沈铁齐齐认定那就是叫叔,沈银沈铁见天教的。估且就当那是个叔字吧。沈金想抱,又收了手:“我身上都是灰土。”刚才还只是湿了眼,看到小侄女张开手要抱,倒是掉眼泪了,他忙抹掉:“大嫂,我会想你们的。”何长史那边已经整好队,过来通知沈烈和另几个自备了马车的举子可以出发了。沈烈匆匆跟陈大山、许文庆、冯大郎、冯二郎和甘二郎几人话别,最前边有人登车了,一家人才终于上马车。郑大妞没往车里挤,知道沈家有两辆马车,每辆车辕上都能坐两三个人的,看沈家人坐的那辆车辕上已经坐了两个人了,略微犹豫了一下,主动坐到了后一辆放行礼的马车车辕上。好在车辕够宽,和赶车的暗十一两个人坐也并不显挤。这边眼见着要走了,沈金想到什么,跟沈安说了句让等等,快步往城门口奔去。沈宁问沈安:“小金去哪?”“他说买点东西。”车队行进起来,沈金才大步奔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